|
据来自Alexa流量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百度知道产生的流量已经占到百度总流量的8.4%。几乎不用怀疑,未来它将超越排在前面的图片搜索,仅次于贴吧。
交上这一成绩单的时候,它才刚刚迎来4岁的生日。过去4年,百度知道产生了5768万个问题,解决了5640万个,解决率近97.9%。单单是今年,就有过亿用户在知道得到帮助
或许用数字来说明知道的成功,对它并不公平。这个全球最大的中文互动问答平台所产生的价值,我们更应该从文化和习惯的角度去诠释。
老王是陕西省农村的一位网民,网龄刚1年,半年前开始痴迷于百度知道--遇到任何问题,都在上面问,“还在上面问过农药的事,还真有人给了答案。”在没有认识百度知道之前,好学的他,发问的对象,不外乎亲戚、朋友、专家。
这个案例真正反映了百度知道流量的价值。如果说百度改变了国人获取信息的方式,那么,百度知道则进一步了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。所不同的是,前者是“关键词”思维,后者则是更亲切的自然语言。
虚拟世界的信任感
是什么让像老王这样的人,问题没变,发问的对象却悄悄发生着变化?更让人惊讶的是,对方是一个虚拟的东西。
老王给出的理由很简单--“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。网上人多,高手也多,总有人知道答案。”
恰好,百度知道的表现并没有让他们失望。97.9%的解决率,恐怕这个世界人没有哪个专家能做到,或许这就是网民的信任源泉。
如果再将这个现象放在互联网普及进程的大背景下,答案可能更深刻。在互联网兴起的早期,有一句名言叫“你不知道对方是不是一条狗”,现在人们早已经不再关心这个问题,他们在网上大把大把的消费,和陌生网友聊得火热,甚至相隔咫尺的同事之间也宁愿用聊天工具交谈。
“第一次在百度知道发问,问题发出之后,就像在钓鱼,等待的过程很焦虑,生怕池塘里空空如也。”老王如此描述,“习惯了之后就没有任何忐忑和激动了,发问,等答案,顺理成章。”
把专家搬到网上
如果说百度知道体现的是一种“集体智慧”,那么在这个集体中,势必有英雄,或者说灵魂人物。百度知道设置了积分,回答问题,可以赚积分,如被采纳,积分更多,进而晋升等级。等级不能当饭吃,但那是一种荣誉,一种身份象征,一种炫耀的资本。
一个ID为“刘晓东1974”的网友是知道平台的“生活达人”,18级,他的回答帮助了6万多人--2006年6月份注册,到现在已经回答了近8万多个问题,有42%被采纳。
来自山东、经营手机数码小店的小郑没有想过要做什么“天下兵马大都督”,不过最近他正在百度知道申请做“知识专家”。所谓“知识专家”,就是在某个特定领域有专长的人。
小郑的打算是,如果做了“专家”,可以在回复网友问题的时候,也增加自己网店的曝光量,从而引入一些客流。帮网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,以及网店交易增加产生的经济回报,原来百度知道还能带来这些自己意想不到的好处。
而百度的逻辑则是,通过专家队伍的充实,进一步提升问题的解决率以及回复质量,提升平台的用户体验。既然是专家,那就宁缺勿滥,截至目前,知道平台一共只有近200位专家。
百度的宠儿
据说在百度内部,知道是李彦宏最满意的产品之一。。在李彦宏看来,搜索引擎的爬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,就像百度的“阿拉丁”,可以点亮网络上的阴暗角落,作为互补,百度知道点亮的是人们的大脑。
百度知道承载着一个使命,让人类的知识和经验互相分享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它的意义不在百度搜索之下。
若干年之后,百度与它的竞争对手在对付有形“暗网”上,也许会不相上下。但在无形“暗网”的对付上,百度已经远远的将对手抛在了后面。
后记:百度知道让人们学会了一种“有问题,就有答案”的思维惯性,进而影响到人们从早到晚的行为模式。随着平台的壮大,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始分化,有人醉心于将问号变成句号,有人专心做“草根”,贡献着自己微弱的光,还有人希望在这里“精神文明”和“物质文明”双丰收。不管怎样,百度知道倡导的理念,以及它的“小桔灯”一起,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,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,并且改变着他们。这种改变,或许根深蒂固。 |
温馨提示:
1、本内容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2、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,请联系我们,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!
|